譚紀豪 - 與AI共榮辱 | 無名指

近日被吉卜力風格的改圖「洗版」,看到朋友都變成宮崎駿動畫裏的人物,不得不承認AI學習能力超乎想像。
我本想湊湊興弄幾張,卻不知要用VPN或付費,直接去問AI,它說無法生成,建議我使用其他軟件。為方便我改圖,還用上千字介紹吉卜力繪畫風格,包括「散點透視製造豐富層次」和「多層塗色使色彩漸變自然過渡」這類技術性分析。
儘管AI有可能在網絡「抄書」,但這些對畫風的理解和細緻描寫,我作為寫作人自愧不如。很多人害怕人工智能比人類優秀,飯碗因此不保,但若AI不超越人類,創造出來就沒意義了。假如汽車走得比人慢,要它何用?
我記得宮崎駿曾對人工智能發表意見,說過類似「AI製圖是對生命的侮辱,令人反胃」語調較重的話。針對最近吉卜力風改圖潮,他好像沒有發聲,倒是兒子宮崎吾郎有回應,語氣比老爸溫和許多。他說AI可能會令部分畫師失業,但父親的創意永遠無法被取代。這麼說,創意就是人類面對人工智能的「最後尊嚴」嗎?
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問AI 「創意是甚麼?」答曰:「創意是將不同想法、概念或事物以新穎的方式結合,從而產生新的觀點或解決方案的能力。」如果這個定義成立,只要具備足夠學習能力,舉一反三,就能發揮創意,而學習和整合資訊,正是人工智能的強項。
人類對抗性地貶低AI似乎沒有好處,與它共榮共辱更像是正路。而手執AI資源的人,就像拿着核武器按鈕,只有心存善念,才可「為萬世開太平」。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
最Hit
長者餐飲優惠2025|34大長者咭+樂悠咭連鎖快餐/火鍋放題/餐廳折扣 大家樂/麥當勞/稻香/美心一文睇清
2025-04-13 10:07 HKT
15歲港童首次遊日本出Po晒喜悅 疑遭家長網民集體欺凌:「我個女1歲已去日本,好心你收皮啦!」事主最新回應|Juicy叮
2025-04-13 12:57 HKT
馬場浮世繪│第九場三瓣派彩破紀錄
20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