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食油才食得健康?英國廣播公司公佈實驗結果

「不飽和脂肪」我們在食油廣告中常常聽到,它被塑造成為健康的象徵。可是,實情的確如此嗎?當食油在廚具中被加熱時,它們的結構會改變,有機會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影響身體健康。因此,要如何選購食油才能食得安全?

食油在甚麼溫度下能安全食用?

在食油廣告中,廣告商很多時候只提供食油在室溫下的特性。可是,當食油被煮熱後,它們的特性有機會被改變,影響食油質素。「煙點」(smoke point)是指食油開始出煙的溫度。食油會出煙,往往是因為非脂肪成分和游離脂肪酸開始分解。因此,食油的煮食溫度應低於它的「煙點」。因為初榨橄欖油等產品含有大量非脂肪成份,所以它的煙點較低。精煉的食油則具有更高的煙點。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食油實驗?

英國廣播公司為了了解食油對於市民健康的影響,收集了食物中剩餘的油,並送到英國德蒙福特大學(Leicester School of Pharmacy)分析樣本,了解甚麼食油在普通廚房烹飪的過程中,食油與各種煮食材料相互作用時,會產生有害的化學物質。結果發現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粟米油和葵花籽油,會產生非常多的氧化物「醛」(aldehydes)。相比之下,富含飽和脂肪酸或單不飽和脂肪酸(如牛油或橄欖油)的食油產生的醛較少。

(圖片擷取自英國廣播公司

因此應該選購甚麼食油?

實驗團隊建議,如果想減少醛的產生,應該選擇單不飽和(monounsaturated)或飽和(saturated)脂質較高,並且多不飽和物(polyunsaturates)含量較低的食油。當中橄欖油是很好的折衷方案,因為它含有大約 76% 的單不飽和物、14% 的飽和物和只有 10% 的多不飽和物。實驗團隊亦建議,煮食時應盡量減少食油的使用量,炸物亦應用紙巾吸走多餘的油份。最後,我們應留意儲存食油的方式。脂肪暴露於光、熱和氧氣時,很容易被氧化,產生有害物質。因此,食油應盡量密封和存放在涼爽乾燥的櫥櫃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