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或間斷發燒怎樣辦?

家人檢疫後,症狀沒有多大惡化,但發燒情況似退非退,時高時低,應該怎樣處理?

在染疫期間發燒是一種徵象,是身體正在對抗病毒感染的一種炎症反應。身體除了在適當的高溫下能抑制病毒的生長或存活之外,免疫系統更能有效地保護身體。

以下是為朋友或病人電話諮詢或視像醫療時,最常用的建議(當然有需要應該諮詢醫生,如果自己的家庭醫生已設有視像診療更加好。):

(一)持續性發燒或持久的間歇性發燒(超過一星期至十天以上而沒好轉跡象),不論是否有相關症狀例如咳嗽、多痰或咽喉痛,還是先看看醫生比較妥當。

(二)高燒(體溫高於攝氏39.5度)或有其他伴隨症狀例如:身體出現紅疹、呼吸困難、嚴重咳嗽、心口痛、肌肉或關節劇痛、肌肉抽搐、頸部繃緊、神智不清、嘔吐、腹瀉或肚痛等等,便應盡快到急症室求診。

(三) 日常多喝水,多休息,偶爾在室內散一散步或活動一下關節;若果有嚴重頭痛或關節疼痛,一般情況下,如對必理痛等退燒藥沒有服藥禁忌等問題,短暫服用並沒有什麼大不妥(請參與筆者早前的文章「退燒、止痛、清瘟」一文提及如何服用和相對禁忌)。

關於退燒藥物,最近聽朋友說,坊間有指很多體質虛弱的康復中病人,在長時間服用西藥退燒藥或中成藥膠囊藥物後,因性質太過寒涼而產生困濕,令邪氣病毒困在體內不得排放。

就這一個問題,我請教了三位中醫。

中醫F告訴我:長久服用西藥(止痛、消炎藥)等,會引致胃部不適及影響腸胃吸收能力,即中醫說的脾胃虛寒,可引致身體寒濕、困濕,周身無力等(舌像白、苔白厚)。 但不代表染疫期間不應服用西藥或膠囊藥物,無論中西藥,服藥須以個人身體需要為依據。而長期服藥對身體必定有負面影響:是藥三分毒,中西藥都要中病即止,不宜長時間服。

中醫L的指導是:現代人(尤其香港人)帶有偏濕偏弱的體質是一種普遍現象。缺少運動、長期坐在冷氣房、加上捱夜少睡和經常進食生冷食物和飲品,都會增加內部困濕的狀況。其實只要稍為服藥不當,便能夠造成困濕(例如藥重病輕),與西藥或膠囊藥物沒有必然關係。因此更重要的是教導病人如何遵從醫囑服藥、醫師自己跟進調藥和教導病人正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中醫Y的意見:沒有嚴格數據支持,但西藥好像能分別引起熱和濕兩種反應。例如有病人服用抗生素後症狀變燥,如口乾,便秘;有些西藥就引起濕、舌苔增厚。但最擔心是病人會過分解讀醫師的說話,繼而誤導其他人。如果病人服完抗生素後睇中醫,主訴便秘,便不應說「你一定係食過抗生素!」以免病人因醫師一句說話,忌諱濕、燥而拒絕服用西藥。總括而言,在適合和有理據的情況下,解決當下迫切症狀才最重要。況且病人身體對藥物反應皆不同,權衡還是交給主診醫生。

我的見解是:任何藥物不論長期或短期服用,皆有機會出現或輕或重的副作用,服藥的根本須依據病者的體質和症狀。自行購買藥物或不跟從醫囑服藥有一定風險,這是常識,與服用不同藥物而引起的副作用又是另一回事。

以往的經驗是,有病人曾患上支氣管炎,只吃了一兩天抗生素,便因肚瀉而需要轉用其他抗生素;有病人因坐骨神經痛導致失眠,在服用一星期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配合物理治療和針灸等治療後終能安睡(代價是輕微胃痛);亦有病人吃了六個月專治玫瑰痤瘡的抗生素而身體絲毫無損地康復。

在診治上,我們有一個概念,便是「權衡治療的利與弊,選擇最有利於病人的方案」。醫療的過程並不一定是順理成章、浪漫完美的,大多數治療是在病人的合作之下,不斷從利與弊中取得平衡和選擇而成就的。正如中醫的哲學理念源頭,《易經》的陰陽概念: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處方沒有純粹,中西各有靈機,真空方可妙有。亂世中何不水火既濟、 崎嶇中來個並肩而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