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防曬膏塗幾多先有效?原來大部份人都塗錯了

執筆之際,正值酷暑,我灑汗如雨,奮筆疾書⋯⋯説笑罷了,在下愚鈍,寫文章從來都是像擠牙膏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地擠出來,這篇也不例外,可謂粒粒皆辛苦。

香港進入了夏天,如今酷日當空,外出應要塗上防曬膏。防曬膏的效力以 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區分,SPF 的測定方式,是將防曬膏以每平方公分2毫克的量(2mg/cm2)均勻地塗在受測者的背部,再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觀察紅斑量變。一般而言,SPF 越高,防曬能力越大。

可是,在現實生活應用層面來說,無論 SPF 高低,人們一般只會塗上 0.5-1.5mg/cm2 份量的防曬膏,以致藥效不足,防曬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防曬膏沒有一個合適的建議劑量,人們不知道塗上多少才是適當。

有見及此,2002年英國一項研究發明了一個簡單易明的方法,就是二指法 (Two Fingers Rule)。

網上圖片

要明白二指法,先要明白燒傷病人的九則計算法(Rule of Nine)。九則計算法把全身皮膚面積分為十一份,每份佔全身皮膚的 9%。他們分別是:

1.  頭、頸、面部

2.  左手臂

3.  右手臂

4.  上半背

5.  下半背

6.  胸部

7.  腹部

8.  左大腿

9.  右大腿

10. 左小腿

11.  右小腿

網上圖片

而每一份 9% 的皮膚,需要二個手指長度的防曬膏——也就是食指和中指由根部到指尖的長度。塗上這個份量的防曬膏便可以確保符合 2mg/cm2 的份量。舉例來說,左右手臂各為 9% 的皮膚,分別需要二指份量的防曬膏,如此類推。

事實上,在藥劑學上有不少以手指作為量度藥膏份量的方法,當中表表者為手指頭份量(Fingertip Unit),我們留待下一篇再談。

最後,有心水清的讀者會問:9% 乘以11為 99%,那餘下的 1% 去了哪裏?給大家一個小貼士,那可是男士最想保護的部位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