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不能忽視!可由乙型肝炎導致的肝硬化

由二零一一年開始,世界衞生組織將每年的今日(7月28日)訂為「世界肝炎日」,目的是喚起市民對肝炎的關注,從而預防這種可嚴重損害肝臟的病毒感染。

而當中最受關注的,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議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引述,估計2019年全球有2.96億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導致的死亡人數大約有82萬人,主要原因是肝硬化和肝癌。眾所周知,乙肝患者死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很高。

除了感染乙型肝炎, 肝硬化也是臨床上經常遇到,以及最多人關心的議題。今天就談談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於肝細胞長期受損而導致,原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見是乙型)、酒精性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肝臟細胞因為廣泛性壞死後,出現肝細胞纖維組織增生而使肝臟質地硬化。結疤組織可嚴重妨礙肝臟正常運作(肝臟的基本功能有免疫、排毒和凝血等)。

肝臟在肝硬化的早期階段也可正常運作,所以患上肝硬化的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然而,肝硬化最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以及各種併發症,輕則降低生活品質,重則可以致命。

肝硬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1. 容易疲倦

2. 虛弱

3. 噁心

4. 失去食慾

5. 體重下降等

病情加重的時候可能會出現:

1. 黃疸(皮膚和眼白發黃)

2. 皮膚痕癢

3. 腹脹

3. 小便顏色深如普洱茶

4. 大便灰白

5. 容易出血等

臨床檢查時可能會有掌紅斑(palmar erythema)、蜘蛛血管痣(spider angioma)、四肢肌肉萎縮、腹積水及下肢水腫等情況。

晚期的肝硬化可能會出現以下併發症:

1. 肝功能減退而引致的出血傾向: 腸胃出血

2. 嘔血和排黑色大便:由肝門靜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而引起的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

3. 急性腎衰竭

4. 感染傾向

5. 肝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6. 肝昏迷等

肝硬化的診斷:

除了要了解有否重要病史,例如曾否患過肝炎或是否肝炎帶菌者、有否酗酒習慣、免疫系統或其他內分泌疾病(例如糖尿病)之外,臨床檢查以尋找長期肝病的症狀也非常重要。

檢查包括:

1. 驗血

2. 超聲超聲波、電腦掃描等

3. 肝活檢(用細針取出肝細胞樣本)等

肝硬化的治療:

目前並沒有完全根治的良方,最重要是盡早診斷和展開治療,針對病因並給予相關治療以控制症狀之外(例如病因是乙丙型肝炎的病人,可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則須戒酒;超重的病人透過控制體重也有助防止病情惡化),防治併發症的發生也相當重要。而晚期肝硬化就可能只可依賴肝臟移植了。

因此,預防肝硬化的最好方法,是預防和盡早治療引致肝硬化的原因,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的成因是酗酒。有機會再分享如何戒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