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傻傻分不清|北蓍、黃蓍竟然係同一味藥?點解外形大不同?

 

想到病人常常問的問題:「北蓍和黄蓍有什麼分別?」

「北蓍比較燥啦!我吃黃蓍就不燥很舒服。」

「黃蓍比較正氣,老人家教落醫病用黃蓍、煲湯用北蓍。」

「北蓍會升血壓,黃蓍就唔會。」

「一粒粒的是黃蓍,一片片的就是北蓍」

「北芪和黃蓍是不同的啦!」

以上都是從病人聽來的說話,有古老相傳的經驗、也有朋友之間的傳說。其實,北蓍、黃蓍根本是同一樣東西。只是切的方法有分別,所以才出現不同的狀態。

而名字,由於繁簡的轉換,古字今字的分別,因此稱為「北蓍」、「黃蓍」、「北芪」、「黃芪」、「北耆」、「黃耆」的都是同一東西,只是寫法不同。即「蓍=芪=耆」 而「耆」應是古稱,清代的《本草備要》曾指出黃蓍「為諸藥之長,故名耆。」

(為行文方便,以下一概統稱為「黃蓍」)

 

黃蓍的原植物長這樣,就是植物的根部

 

以下幾種都是黃蓍,只是切的方法不一樣,看起來就像是完全不同的藥材了。而黃蓍由於產地不同,表皮會出現黃色、黑色的分別。傳統上認為黑色外皮的效果較好,又稱為「黑淦蓍」。

長條形

這是香港一直最普遍的黃蓍形狀,因為像箭,又稱為箭蓍。黃蓍原植物就像是一條樹枝。長條型的黃蓍是打直切,再用機器壓扁而成的。行內稱為「壓片」、「縱片」。

粒狀

這是內地慣常的切法,直接將黃蓍橫切成粒,處理較為省事,這種是平切的「圓片」。現在香港也有不少黃蓍是以這樣的形狀售賣。

片狀

也是是內地慣常的切法,斜切就成為「指甲片」,令黃蓍看起來粗身一點。

紅皮的紅蓍(圖片來源:台灣惟元國際藥業有限公司Facebook)

於網絡搜尋,你可能會發現紅皮的黃蓍,稱為「紅耆、晉耆」據說生長時間比較久,需4-5年才長成。「紅耆」的來源植物多序岩黃耆 (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又名紅耆、晉耆的根入藥。但如果仔細要分,它並不是黃蓍,而是另一種功效和黃蓍極為相似的植物。 因為以《中國藥典》為依歸,可以稱為「黃蓍」的只有豆科植物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莢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乾燥根。

為什麼叫北蓍?

至於為什麼黃蓍又有北蓍這個名字,是因為香港位於南方,出產於甘肅、內蒙一帶的黃蓍自然就是「北蓍」。有北蓍就有「南蓍」,「南蓍」就是大家常用來煲湯的五指毛桃了。

🌿【黃蓍功效】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利水消腫,托瘡生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