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常|這麽近,那麽遠——後疫情時代的溝通復常(上)

近日筆者為一項專業性質的活動進行宣傳時,收到很多查詢:請問講座可以線上參加嗎?雖然講者鼓勵實體參與,但能否安排混合模式?於是,原本以實體交流爲主的活動,最後變成線上為主的混合模式,為了容納更多人參加而特地租借的大場地,一下子顯得有些浪費。

這樣的情景,相信如今並不少見。因為新冠肺炎下的社交隔離考慮,視像會議、教學變得越來越普遍。在疫情嚴峻、人人感覺自己儼如置身「孤島」時,視像通訊、社交媒體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溝通選擇,某種程度上安撫了因失去人與人真實接觸而衍生的孤寂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亦因這種普及化,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本來對智能電話操作不熟練的長者,如今也習慣不時FaceTime,與移居海外的孫兒保持通話;舉辦國際性的研討會變得更容易,Webinar將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專家緊緊聯結在一起,「地球村」不再只是抽象概念;同時,遙距教學和訓練也開始越來越普及,大大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和交通支出…

以至於即使社交活動和聚會漸趨復常,很多人還保持了疫情下資訊科技使用的慣性,於是便有了本文開頭描述的情境。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逐漸復常,或許我們值得深思:

視像通訊、社交媒體真能取代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嗎?

有位經常出席重要會議的前輩告訴筆者,因為視像會議的普及,會議召開的次數和成員的出席率都明顯增加了,但在會議中做出的決策質量,卻有所下降了。亦有不少長者、智障人士,雖可獲得院舍安排與家人進行視像通話,但真實的家人變成一方屏幕中的小人像,無法觸摸,亦不能在同一時空提供陪伴,最終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亦不高。

除了視像會議,社交平臺中因過分依賴文字資訊而導致溝通發生誤會乃至影響關係的情況,亦比比皆是,前有因回覆WhatsApp訊息沒加表情符號而被老闆視為粗魯、慘遭即時解僱的倒霉打工仔,後有Android系統中的表情符號菊花茶在iOS系統中變成蘋果汁,導致買錯飲品的無辜男朋友。

此外,因大衆偏好線上參與而減少實體出席活動,在社交隔離政策已放寬的今日,也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真實交流的機會減少。事實上,檢視我們的日常社交模式,不難發現,很多重要的資訊交流和深入的人際交往,通常都不是在事工性的工作討論和主題分享中完成,而是透過有溫度的眼神交流和試探、以及在你來我往的社交閑聊中逐步構建。

在後疫情的時代,如何善用資訊科技的便捷但又避免過分濫用,從而在便利與有效性之間取得巧妙地平衡,盡量減少不利影響?且聽下回分解。

桑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其就職機構或就讀大學之觀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