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載不朽傳奇 斯佩爾曼的藝術人生 非凡珍品薈萃 向亞洲藝術巨擘致敬

更新時間:12:26 2025-04-10 HKT
發佈時間:12:26 2025-04-10 HKT

香港邦瀚斯將隆重呈獻「八秩·八珍」及「苦樂為道——不朽的僧侶與大成就者」兩大專場,向亞洲藝術巨擘及全球知名古董商斯佩爾曼(Jules Speelman)致敬,並慶祝其八十歲壽辰。去年在巴黎舉行的拍賣會創下了1,520萬歐元的佳績,今年的盛會將在香港延續,匯聚喜馬拉雅與漢傳佛教藝術的珍品,為藝術藏家帶來難得的購藏良機。

「八秩 ·八珍」專場將帶來七尊金銅佛像和一幅唐卡,每件作品都承載著喜馬拉雅與中原佛教藝術史上一個獨特而重要的時期。「苦樂為道——不朽的僧侶與大成就者」拍賣則深入展示斯佩爾曼對佛教上師像的深厚興趣,讓人得以窺見佛教敬奉僧侶造像的獨特傳統,並欣賞這些藝術品所呈現的真實個體及其背後的歷史故事。兩場拍品將於5月1日至5日在香港公開展出,並於5月5日進行拍賣。

斯佩爾曼對藝術品的深刻體悟

(左)斯佩爾曼(Jules Speelman)與妻子 Adele Speelman
(左)斯佩爾曼(Jules Speelman)與妻子 Adele Speelman
元 銅鎏金釋迦牟尼苦修像
元 銅鎏金釋迦牟尼苦修像
(左)西藏 約1480-90年銅鎏金薩迦班智達像;(右)西藏 約1480-90年銅鎏金俄爾欽貢噶桑波像
(左)西藏 約1480-90年銅鎏金薩迦班智達像;(右)西藏 約1480-90年銅鎏金俄爾欽貢噶桑波像
藏中 十五世紀下半葉 銀局部鎏金及銅鎏金喜饒巴登桑波像
藏中 十五世紀下半葉 銀局部鎏金及銅鎏金喜饒巴登桑波像

斯佩爾曼是全球最頂尖的亞洲古董商之一,1964年,年僅18歲的他便投身此領域。斯佩爾曼表示:「邁入『八秩之年』對我而言意義非凡,象徵著對生命有限性的深刻體悟。回首往昔,我無遺憾,能臻此境界,誠為美妙之事。」談及「苦樂為道——不朽的僧侶與大成就者」專場,斯佩爾曼續指:「金銅造像如同今日的攝影,細節畢現,瑕疵無所遁形。仔細鑑賞時,彷彿親歷當時,能見人物的獨特之處。特別是僧侶造像,值得世人更多重視,每尊造像皆有不同之處,這正是其迷人魅力所在。」

稀有銅像的美學與藝術史意義

今次拍賣焦點元銅鎏金釋迦牟尼苦修像,此作品為本場的封面拍品。元代造像極為稀有,據悉此類銅像僅存另一例於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該造像張力十足,鎏金完好,紋飾細膩。佛陀的左腿豎直,與呈水平的右腿形成鮮明視覺對比。人像與底座的弧線相得益彰,佛陀雙手交疊,神情寧靜,神韻天成。另一重點拍品西藏 銅鎏金薩迦班智達像,及西藏銅鎏金俄爾欽貢噶桑波像。這兩尊大型鎏金銅像為對其所呈現的重要西藏歷史人物——薩迦班智達(1182-1251)與俄爾欽貢噶桑波(1382-1456)——無與倫比之詮釋。每一尊銅像皆刻銘文,記載其為現今尼泊爾木斯塘地區之珞國王室委託所作,並為紀念第四任俄爾寺住持傑策貢嘎旺秋(1424-78)圓寂而造。

這些壯觀的銅像誕生於十五世紀以來西藏藝術逐漸臻於精緻的時期,其製作工坊顯然汲取融合西藏與中原風格之明永樂(1403-24)傳統,充分展現西藏造像傳統的成熟風格。作為極少數可憑藉銘文而得以精確斷代、易遷移而非巨型固定造像的西藏藝術珍品之一,除無比的美學價值外,亦具有重要的藝術史意義。

「八秩• 八珍」 ︳「苦樂為道——不朽的僧侶與大成就者」

地點:香港邦瀚斯(地址:香港皇后大道東50號太古廣場六座10樓)
日期:2025年5月5日
預展:2025年5月1至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