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晋 - DeepSeek改變市場格局 中美科技博弈添變數 | CEO有料到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首先恭祝讀者蛇年吉祥,萬事如意 !人工智能(AI)的競爭在新的一年率先敲響戰鼓,作為一間內地初創企業,DeepSeek的冒起不僅震撼了矽谷、華爾街,更在全球AI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其影響力不僅限於技術層面,甚至在政治、經濟和產業方面掀起了波瀾,令全球對中國AI產業產生了警惕之心。尤其是其低成本的AI模型可能會改變市場格局,並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大型科企的估值。

  DeepSeek一鳴驚人,對矽谷和華爾街造成的震撼,顯露了其不容忽視的潛力。Nvidia作為人工智能晶片市場的龍頭企業,其股價因DeepSeek的消息而下挫,可見市場對DeepSeek的技術能力及其可能對產業格局造成的影響抱有警惕。這也可能是投資者對人工智能市場競爭加劇、AI生態逆轉的預期反應。美國政府更擔心其「超大規模訓練」背後的資源與技術來源,或涉政治與安全風險;多國亦關注其對用戶構成數據私隱風險,相繼作出封鎖。

  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禁令原本意在遏制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但DeepSeek的崛起顯示禁令並未完全奏效,反而在某程度上促使中國科企更快地實現技術自立。這與華為在晶片技術上的突破如出一轍,說明外部壓力可能成為中國企業創新和成長的催化劑。

  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以及開源模式轟動矽谷。它通過架構優化,用2000塊二流芯片,做到了Meta靠16000塊一流芯片完成的任務,無論是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還是複雜的決策任務,都展現出驚人的潛力,還能應用到金融、醫療、教育、娛樂等場面。

  儘管它的模型功能被批評與ChatGPT相仿,並未實現真正的突破,但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此技術水平,反映其在算法創新、數據訓練和應用場景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對於受制於晶片禁令和技術封鎖的中國企業而言,已是一次顯著的突破。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仍然有能力迎難而上,並在競爭中呈現出一定的韌性。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以及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從電商、社交媒體到醫療、教育等行業,對AI技術的需求極為旺盛。DeepSeek的生成式AI模型在中國市場的應用潛力巨大,這為其提供了穩定的商業化機會,使其能夠迅速獲得市場認可。

  DeepSeek是一間很小規模的年輕內地企業,由沒有海外經歷甚至沒有資深從業經驗的本土團隊開發完成。儘管其成功經驗不可簡單複製,但它對其他中國科企具有示範效應。可能激勵更多初創企業進入AI領域,帶動整個生態系統的繁榮,吸引更多資本和人才進入中國AI產業,進一步推動中國AI產業向高端和核心技術方向發展,減少對國際技術的依賴,從而加速產業升級。未來,隨着中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政策支持的加強,出現更多類似DeepSeek的企業指日可待。

  可以預期,DeepSeek的崛起,將對全球AI行業的競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目前,全球生成式AI市場主要由美國企業主導,例如OpenAI的ChatGPT以及Google的生成式AI模型。DeepSeek的成功為中國在這一領域爭奪話語權提供了機會,促使其他國家開始重新審視中國AI產業的潛力,對美國的科技巨頭形成一定壓力。

  特別是DeepSeek推出的開源推理模型R1在多項測試中表現優於OpenAI的模型,且其設計成本僅為600萬美元,引發了市場對大型科企估值過高的質疑,隨時會改變目前由少數科技巨頭主導的高成本AI供應鏈。

  雖然低成本策略在短期內可能帶來競爭優勢,但要長期維持這一優勢,DeepSeek需要在模型創新、應用場景拓展以及市場化能力上展現出更多的優勢,才能真正站穩。此外,中美科技博弈的持續升級可能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而全球經濟環境的波動也可能對其融資和商業化進程產生影響。

  DeepSeek是否能持續影響市場,還需時間來證明。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它的崛起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外界對中國科企的看法,並為中美科技競爭增添了更多變數。未來,全球AI行業的競爭可能更加激烈,甚至引發更多國家對AI技術的政策干預。

蔡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