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潮爆酒樓講排場 搶佔婚宴一杯羮
香港每年約有四萬對新人結婚,婚宴市場自然成為大型飲食集團「必爭之地」。不少新人講究結婚排場,裝潢華麗的酒店一直是年輕客人宴客的首選,但近年情況開始逆轉,因為愈來愈多中式酒樓「揼本」裝修,打造成「中式筵席、西式排場」吸客,彩福控股是其中一個表表者。該公司行政總裁張梓豪自小已滿腦子生意經,將集團旗下的酒樓設計成西式禮堂,配合雷射舞台燈光,成功穩佔婚宴市場一席位。
無論結婚的新人是否有信仰,步入歐陸式大教堂進行婚禮,是眾多新娘子的夢想。創立於二○○○年的彩福集團(現分拆為彩福控股及彩福企業),初期也是走傳統中式酒樓路線,彩福控股行政總裁張梓豪坦言,「我發覺年輕人鍾意在酒店辦婚宴,主要是看中酒店的佈置和排場。○六年我們在旺角開分店,適逢該處前身是戲院,全場無柱及樓底夠高,我覺得不妨在設計上搞搞新意思,於是棄用傳統的龍鳳大禮堂,改以白色的華麗佈置,打造成首間婚宴專門店『彩福皇宴』。」
不斷改良「唔輸得」
不過,這個大膽嘗試,最初未受顧客認同,自言「唔輸得」的張梓豪笑說:「主要是新人的長輩未接受,我們找設計師不斷改良,如調校色調,由全白改為奶白色,增加柔和感覺,並加強宣傳,三個月後酒樓便轉虧為盈!」後來,集團向前往婚紗展及視察婚宴場地的三百對準新人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多數人心目中的理想婚禮都在教堂進行,於是着手部署,於○八年在銅鑼灣開設首家以「教堂」設計為題的新店。
彩福控股現有六間彩福皇宴,一間彩福會(高級雀房會所)及一間Voila Partyhouse,前者是婚宴專門店,後者則是針對一雙新人及賓客,在婚宴後餘興未盡,可以繼續以雀局或卡拉OK會友而設的,張說:「現時集團每年營業額接近三億元,酒樓方面的收入,六成來自婚宴,每年平均售出一萬六千圍酒席,其餘收入為一般早午晚市。」
他承認,婚宴市場的盈利不足雙位數,但仍被業界視為一塊「肥肉」,近年更愈來愈多中式酒樓仿效彩福皇宴,通過華麗裝潢吸客,連酒店也要降價迎戰,「婚宴市場競爭很激烈,近年有些三、四星酒店都減價,但我們的酒席消費較酒店便宜約兩成,加上硬件設施並不輸蝕,對新人應有吸引力。」他舉例,尖沙嘴分店設置「飛天南瓜車」,新人可升至半空,配合雷射舞台燈光出場。另外,觀塘店的戶外真草園林證婚場地,亦有濃厚西方色彩,深受客人歡迎。
強化服務食品為上
面對同業的競爭,張梓豪認為,鬥減價並非辦法,強化服務及食品質素才是上策,「籌辦婚宴很花工夫,除了擺酒外,還要顧及很多瑣事。早前我們特別聘請了一班註冊婚禮統籌師,免費為客人提供一站式服務,例如轉介客人選用我們的合作夥伴服務,解決租婚紗、影結婚相、印帖等問題,而且可取得比市場優惠的價錢,減省很多『格價』時間。」他又指,事後婚禮統籌師還會跟進個案,向客人了解婚宴的服務質素,有否需要進一步協助的事情等,務求做到「賓至如歸」。
彩福集團開業至今十年,去年重組業務,集團最終「分家」,張梓豪持有的業務,其後改名為彩福控股有限公司;另一名創辦人何氏,則把業務改名為彩福企業。張說:「之前我們的目標是希望二○一七年可以上市,但業務分拆後,實力削弱了,需要更努力才可達到目標。但長遠來說,上市仍然是我們的目標,未來除了酒樓業務外,我們亦會嘗試發展更多婚宴的配套服務,增加公司的競爭能力。」訪問當日,適逢灣仔彩福皇宴新店開張,張梓豪坦言,該店投資約一千萬元,期望三年內「回本」,未來會繼續物色適合地點,拓展業務。
深明「工字不出頭」
三十多歲的張梓豪並非含着銀匙出生,十五歲時已投身社會工作,日做兩份工,拼命賺錢、儲錢,他笑說:「工字不出頭,就算做小販都算是老闆,二十歲我已開清潔公司,但父親認為這行業難有大成就,後來我將公司轉手,到他有份投資的酒樓工作。」從此,他便與飲食業結下不解緣,後來投資經營酒樓,但九七年金融風暴令他損手,被逼重投打工行列,其後創立彩福集團,經營至今。
過去的失敗經驗,不僅成為他發奮向上的動力,更促使他近年投身公益活動,他說:「在事業低潮時,我嘗盡人情冷暖,靠自己翻身確實很吃力,所以現在自己有些能力,都想盡力幫助別人。」
食物行業控制成本招數
面對食物原材料、租金及工資上漲等挑戰,張梓豪拋出三招,有效控制成本:
1. 成立中央工場,控制食品質素
2. 設置中央採購,降低入貨成本
3. 建立中央管理,減省前線損耗
■張梓豪表示,中式筵席、西式排場深受年輕新人歡迎。 ■白手興家的張梓豪坦言,經歷過失敗,令他更有動力向前行。 ■彩福在婚宴市場已佔一席位,圖為該公司灣仔分店開幕情形。
無論結婚的新人是否有信仰,步入歐陸式大教堂進行婚禮,是眾多新娘子的夢想。創立於二○○○年的彩福集團(現分拆為彩福控股及彩福企業),初期也是走傳統中式酒樓路線,彩福控股行政總裁張梓豪坦言,「我發覺年輕人鍾意在酒店辦婚宴,主要是看中酒店的佈置和排場。○六年我們在旺角開分店,適逢該處前身是戲院,全場無柱及樓底夠高,我覺得不妨在設計上搞搞新意思,於是棄用傳統的龍鳳大禮堂,改以白色的華麗佈置,打造成首間婚宴專門店『彩福皇宴』。」
不斷改良「唔輸得」
不過,這個大膽嘗試,最初未受顧客認同,自言「唔輸得」的張梓豪笑說:「主要是新人的長輩未接受,我們找設計師不斷改良,如調校色調,由全白改為奶白色,增加柔和感覺,並加強宣傳,三個月後酒樓便轉虧為盈!」後來,集團向前往婚紗展及視察婚宴場地的三百對準新人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多數人心目中的理想婚禮都在教堂進行,於是着手部署,於○八年在銅鑼灣開設首家以「教堂」設計為題的新店。
彩福控股現有六間彩福皇宴,一間彩福會(高級雀房會所)及一間Voila Partyhouse,前者是婚宴專門店,後者則是針對一雙新人及賓客,在婚宴後餘興未盡,可以繼續以雀局或卡拉OK會友而設的,張說:「現時集團每年營業額接近三億元,酒樓方面的收入,六成來自婚宴,每年平均售出一萬六千圍酒席,其餘收入為一般早午晚市。」
他承認,婚宴市場的盈利不足雙位數,但仍被業界視為一塊「肥肉」,近年更愈來愈多中式酒樓仿效彩福皇宴,通過華麗裝潢吸客,連酒店也要降價迎戰,「婚宴市場競爭很激烈,近年有些三、四星酒店都減價,但我們的酒席消費較酒店便宜約兩成,加上硬件設施並不輸蝕,對新人應有吸引力。」他舉例,尖沙嘴分店設置「飛天南瓜車」,新人可升至半空,配合雷射舞台燈光出場。另外,觀塘店的戶外真草園林證婚場地,亦有濃厚西方色彩,深受客人歡迎。
強化服務食品為上
面對同業的競爭,張梓豪認為,鬥減價並非辦法,強化服務及食品質素才是上策,「籌辦婚宴很花工夫,除了擺酒外,還要顧及很多瑣事。早前我們特別聘請了一班註冊婚禮統籌師,免費為客人提供一站式服務,例如轉介客人選用我們的合作夥伴服務,解決租婚紗、影結婚相、印帖等問題,而且可取得比市場優惠的價錢,減省很多『格價』時間。」他又指,事後婚禮統籌師還會跟進個案,向客人了解婚宴的服務質素,有否需要進一步協助的事情等,務求做到「賓至如歸」。
彩福集團開業至今十年,去年重組業務,集團最終「分家」,張梓豪持有的業務,其後改名為彩福控股有限公司;另一名創辦人何氏,則把業務改名為彩福企業。張說:「之前我們的目標是希望二○一七年可以上市,但業務分拆後,實力削弱了,需要更努力才可達到目標。但長遠來說,上市仍然是我們的目標,未來除了酒樓業務外,我們亦會嘗試發展更多婚宴的配套服務,增加公司的競爭能力。」訪問當日,適逢灣仔彩福皇宴新店開張,張梓豪坦言,該店投資約一千萬元,期望三年內「回本」,未來會繼續物色適合地點,拓展業務。
深明「工字不出頭」
三十多歲的張梓豪並非含着銀匙出生,十五歲時已投身社會工作,日做兩份工,拼命賺錢、儲錢,他笑說:「工字不出頭,就算做小販都算是老闆,二十歲我已開清潔公司,但父親認為這行業難有大成就,後來我將公司轉手,到他有份投資的酒樓工作。」從此,他便與飲食業結下不解緣,後來投資經營酒樓,但九七年金融風暴令他損手,被逼重投打工行列,其後創立彩福集團,經營至今。
過去的失敗經驗,不僅成為他發奮向上的動力,更促使他近年投身公益活動,他說:「在事業低潮時,我嘗盡人情冷暖,靠自己翻身確實很吃力,所以現在自己有些能力,都想盡力幫助別人。」
食物行業控制成本招數
面對食物原材料、租金及工資上漲等挑戰,張梓豪拋出三招,有效控制成本:
1. 成立中央工場,控制食品質素
2. 設置中央採購,降低入貨成本
3. 建立中央管理,減省前線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