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爆生活——營養標籤速讀

  疫情下,大家失去和朋友外出聚餐的機會,但在社交媒體看到不少朋友們晉升為家中的廚神。除用時間鑽研廚藝,不少朋友會精選一些食材。近日有位朋友說:「在超市逗留很久,看到這些營養標籤,有些寫上無糖、低糖、還有低脂、無膽固醇等,究竟有何分別,甚麼含意呢?」
  首先,跟大家分享其歷史由來。二○一○年七月香港強制推行營養資料標籤制度,使大眾在選購食物時能作更健康選擇。除了獲豁免食物外,所有預先包裝食物須標示能量和七種指定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重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鈉及糖)的含量,以及列明各種涉聲稱的營養素(例如: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維他命)的含量。
  以下給讀者來個快速的解讀:
  低熱量:每一百克固體食物,應少於四十卡路里。每一百毫升液體食物,應少於二十卡路里。
  低脂肪:每一百克固體食物,應少於三克脂肪。每一百毫升液體食物,應少於一點五克脂肪。
  不含膽固醇:每一百克固體食物,應少於一點五克飽和及反式脂肪。每一百毫升液體食物,應少於零點七五克飽和及反式脂肪。而且,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不高於該食物總熱量的百分之十。
  低糖:每一百克固體或一百毫升液體食物,應少於五克糖。
  無糖:每一百克固體或一百毫升液體食物,應少於零點五克糖。
  如大家想了解營養標籤,可瀏覽食物安全中心:www.cfs.gov.hk
  加拿大註冊營養師 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吳慧妍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