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食經|嶺南檸檬 - 劉晉

到谷埔村食客家菜獲村民送贈檸檬,這些本地種植的檸檬,跟市面上的不一樣,圓圓的,形狀比較近似日本柚子。這些檸檬放上一個星期,就已經開始變得啞黃色,不像市面上的檸檬,放上幾個禮拜外表仍然光鮮,這是因為商業生產的檸檬,採摘後會塗上一層食用蠟質來保鮮。
雖然檸檬表皮已經變得粗糙,不過內裏的果肉仍然飽滿,味道比市面上的檸檬更甘甜,且有一種幽香,用來泡製檸檬蜜糖更是一流。

柑橘屬是一個龐大的家庭,衍生了多個品種,即使稱作檸檬的果實,亦有多個不同品種。印度和中國都聲稱自己最早種植檸檬,經科學家考證,大部份栽培的柑橘屬水果都源於阿薩姆和北緬甸的一個狹小地區,並從那裏傳到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

中國最早對檸檬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一一七五年詩人范成大的描述一種叫「黎朦」的果實,「狀如巨李⋯⋯形似小橙,味極酸」。

宋朝時,檸檬汁曾經被當作貢品來獻給皇帝。到元朝,中國人已經大量栽種檸檬,把檸檬加進水中,作為天熱時的飲品。

嶺南地區潮濕而溫暖的氣候適合檸檬生長,《廣東新語》記載「元時,於廣州荔枝灣作御果園,栽種果木樹,大小八百株,以作渴水」。

檸檬亦有另一個名字:宜母。《嶺南雜記》解釋了這個名字的由來:「宜母果似橘而酸,婦人懷妊不安,食之良,故有宜母之名。又名宜蒙子,制以為漿,甘酸辟暑,名渴水。」

市面上,大部份檸檬都是美國產的雜交品種,像谷埔這種嶺南土產的並不易找,希望有人可以培植這些本土檸檬樹,讓嶺南檸檬可以傳承下去。
劉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