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濕|什麼是「困濕」?中醫如何祛濕化濕?|附袪濕湯水|徐大基中醫師

香港及嶺南地區氣候潮濕,在日常看診時,經常有患者朋友問及是否「濕重」、「困濕」等情況。濕,既是中醫的一個病因,也是中醫具體疾病的一個證型。

作為病因,濕包括外濕和內濕,外濕多由於長期居處潮濕,或雨季潮濕、涉水淋雨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由於脾虛不能化濕,或腎虛不能排水,導致水濕停聚所形成的一種病理狀態,由脾虛所致的「濕」,通常稱為「脾濕」,由腎虛導致的「濕」,通常稱為「腎濕」。外濕和內濕也會互相影響,如濕邪困脾,則指外濕導致脾受影響;脾虛不能化濕,又易招致外濕侵襲。

作為中醫的證型,「濕」可有不同的病理狀態,如濕熱、寒濕、痰濕、濕濁、濕毒、水濕、暑濕等。

一. 濕邪致病的特點

1.濕性重濁,“重”是指沉重、重著之一,如感受外濕之邪,可見頭重,身體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症狀。“濁”是指穢濁,多指分泌物穢濁不清,如大便溏瀉,小便渾濁,婦女帶下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

2.濕為陰性,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其性類水,故為陰邪。濕邪阻滯氣機可導致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等證。濕邪傷陽氣,則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可致水濕停聚,而發生腹瀉、水腫等。

3.濕性粘滯 “粘”指粘膩,“滯”指停滯。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指症狀粘滯而不爽,二指濕邪為病病程較長或反復,如濕疹、濕痺、濕溫等。

4.濕性趨下,易傷陰位 。指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為明顯。淋濁、帶下、洩痢、陰癢等多由濕濁下注所致。

 

二. 困濕的預防

在“困濕”的預防方面,首先要避免過食生冷寒涼、油膩或煎炸刺激之品等令脾胃受傷的因素。工作、生活壓力及熬夜等,這些因素均會造成脾腎虧虛,應避免。同時注意居處避免潮濕,避免淋雨涉水等外濕的侵襲。

 

三. 常用化濕湯水

平時可煲些健脾、補腎祛濕的湯水。但,如果長期感覺“困濕”,經過自我調養而不見改善者,則應就醫中、西醫。

 

1. 健脾化濕湯

材料:薏米30克,黨參20克、芡實20克、淮山15克、瘦肉三兩、陳皮10克。

做法:瘦肉洗淨,切片。

藥材洗淨,浸泡一夜。

將上述材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生薑調味。武火燒開後,轉小火煲一小時,加少量粗鹽調味即成。

功效與應用:健脾祛濕。適用於脾虛濕重者,症見:倦怠乏力、臉色無華、腹脹不適,口苦,小便不暢等

 

2.補肺清熱化痰湯

材料:瘦肉【或豬肺】250克,薏仁20克,甜杏仁15克,川貝6克,或浙貝15克,白蘿蔔100克,生薑5片,食鹽適量。

製法:

①瘦肉【或豬肺】洗淨切塊,與薏苡仁、甜杏、川貝,或浙貝母及白蘿蔔加清水適量煲湯,

②中火煲煮1小時,湯將成時加入生薑、食鹽調味。

效用與應用: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益肺補腎,適用痰熱較重者,或慢性肺病、哮喘氣虛痰黃者,也可用於便秘者。

 

3.薏仁蓮子排骨湯

配料:

鐵棍山藥1根,薏苡仁、蓮子、茯苓各30g,芡實20g,排骨300g,生薑3-5片及鹽適量。

製法:

①薏苡仁、蓮子、茯苓、芡實沖洗乾淨,浸泡半小時,備用;

②排骨沖洗乾淨,汆水,備用;

③海帶浸發,洗淨,切段,備用;

④將浸泡好的薏苡仁、蓮子、茯苓、芡實(連水),與氽水後的排骨及薑片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煮約45分鐘後,加入洗淨削皮切塊的山藥,繼續煮約半小時至山藥軟糯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與應用:健脾和胃,祛濕,養心安神。可用於體倦乏力,納差,難眠,心慌心煩,大便易溏者。

 

4. 鯽魚赤小豆湯

配料:

鯽魚1條,赤小豆30克,炒薏苡仁15克,乾木棉花10克,蜜棗 4粒,陳皮1小片,生薑3片,食用油及鹽適量。

做法:

①木棉花、赤小豆、炒薏苡仁、陳皮沖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半小時後,開火煲,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約20分鐘,備用;

②蜜棗沖洗乾淨,備用;

③鯽魚去鰓,剖除內臟洗乾淨;

④鍋內放少許油,油熱後放入薑片及鯽魚,將鯽魚煎至兩面金黃,倒入煲好的湯水中,大火煲滾後,加入蜜棗,加蓋大火燜煮5分鐘後轉中小火繼續煮約20分鐘,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與應用:健脾祛湿、益氣補虛。用於體虛倦怠、臉色萎黃不華、口苦口粘等

 

以上資料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如有疑問可咨詢註冊中醫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