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沙嗲一把火 沙嗲牛肉麵食多會爆火
香港茶餐早餐中,有所謂四大天王。
A餐火腿通粉。B餐沙嗲牛肉麵。C餐雪菜肉絲米。D餐五香肉丁麵。
四大天王,各有擁躉,各有市場,本來各不相干。只是自去年起,B老二忽然人氣急升,受歡迎程度,拋離其他三王,連社交媒體上都有關注組,成千上萬的粉絲,天天在討論。
哪間最濃惹,哪間最香口,哪家花生味最重,哪家是人生必吃一趟的極品。
把沙嗲牛肉麵的地位,推上研究級的層次。
有茶餐廳推出煲仔沙嗲牛肉麵,滾住吃,更加滋味。
沙嗲源自東南亞
沙粉們,天天吃,天天寫評論,當然不亦樂乎。不過吃還吃,有一點必須注意,是沙嗲不能吃太多,吃多容易燥火,生痱滋事小,火傷肝事大,人暴燥起上來,特別容易起爭執。沙嗲易上火,究其原因,和製法有直接關係。要知道,沙嗲起源自東南亞,馬來語和印尼語中,古早就分別存在satay和sate的名字,這satay和sate,不是單指沙嗲醬,而是指蘸了沙嗲醬燒烤的烤肉串。東南亞的沙嗲醬,製作繁覆。先以武火起鑊,待鑊燒紅,再轉文火,注入花生油,放花生仁碎及芝麻碎等炒香,之後再放五香粉、辣椒粉、南薑粉、草果粉、香茅粉、香葉粉和蝦米碎等,炒到渾成一體,然後放蒜末和洋葱末,之後加入花生醬、芝麻醬、蝦醬及豆瓣醬,炒炒炒炒炒炒,炒到味道融合,最後才放糖和鹽,調整鹹甜平衡,整個過程,差不多炒足兩小時,你話點會唔熱氣。
本地茶記,一般都用現成沙茶醬做底,調校出自家沙嗲醬口味。
南傳香江登大台
當然,這東南亞古早味沙嗲,自19世紀起,由華僑從南洋傳回中國,味道也經過改良和調校。潮州、福建等地的沙茶醬,口味相對較柔和,便是後來調整出來的結果。口味改變,名稱也改變,閩南話和潮州話的「茶」與「嗲」字,音相近,因此沙嗲回到中國,便順理成章被稱為沙茶。至於香港,戰後大量移民南來,當中不少是潮州兄弟,他們南來,很多都是經營路邊茶檔,也一併把鄉下的沙茶文化引進香江。只是最初的時候,茶檔只賣咖啡奶茶多士三文治等簡單食物,並沒有沙嗲食物出現。後來潮州人因應同鄉需要,用家鄉沙茶醬來炒牛肉給夥計當作福食。誰料這濃惹口味,被客人賞識,要求分一杯羮,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沙嗲牛肉,乃漸漸登上大台,成為正式供應的食物。
沙嗲牛肉和即食麵是今天公認的一對,誰不知原來炒河粉,才是舊時正印。
即食麵取代河粉
只是故事並未在仧完結。最初跑出的,並非沙嗲牛肉麵,而是沙嗲炒牛河,河粉炒到香噴噴,淋上濃惹的沙嗲醬汁,自然是絕配。只不過,炒河粉需時,漸漸不符效率,即食麵方便快捷,於是後來居上,妹仔變正印,取代了沙嗲炒牛河的位置,成為茶餐廳界叱吒風雲的天王。現時茶餐廳的沙嗲,當然不是東南亞的原味,也非潮州福建的版本。大多是用潮州入口的樽裝沙茶醬做底,加花生醬或芝麻醬,再下芝麻碎或花生碎增加口感,變成獨一無二的港式味道。只是,版本雖變,炒製不變,「一勺沙嗲一把火」這傳統馬來西亞人的說法,由始至終,還是不變,還是有參考價值的。